陳奕迅新碟《準備中》 與謝霆鋒真心音樂交流

休閒

發布時間: 2015/07/17 17:29

分享:

分享:

相片來源:YouTube 截圖

陳奕迅為新碟《準備中》落力宣傳,成功做到兩個效果:第一,大家都知他要出碟了(在單曲年代,歌手出碟幾耐再冇人留意?);其次,Eason 落力為廣東歌護航。心意和誠意都有了,新碟水準如何呢?

新碟封面照在後台化粧間拍攝,歌手對着枱上一個個人臉面具在沉思,有歌迷說這概念是 Eason 版的《飛鳥俠》!

看看宣傳文案:

在這踏入 20 年頭的階段,該給大家一個怎樣的自己,重新認識一個完全更屬於自己的陳奕迅。

碟名《準備中 Getting Ready》,正有一種收拾心情,重新出發的心態。因此,這碟創作班底既有舊雨,也有新知,曲風十分平均,Eason 在訪問中多次形容為「老套」,實非貶意,而是回歸大部分樂迷最受落的 Canto-pop 路綫,簡單舒服,偶有頑皮,又不乏一點點人生哲理。

謝霆鋒

碟中作曲人可說全是老拍檔,如拿過台灣金曲獎的製作人 Jim Lee、本地資深監製 C.Y.Kong、由《幸福摩天輪》已合作的 Eric Kwok,還有在音樂上多年沒再碰頭的謝霆鋒、唱作女新人 AGA,各人均因應本身對陳奕迅的認知,而交出不同風格的作品。

論搶耳度,謝霆鋒作曲的《起點.終站》首先跑出。看二人網上解說短片,就見兩位好友的真心音樂交流。

相片來源:陳奕迅 fb

陳奕迅三顧草蘆,謝霆鋒慢工起貨,務求貼身細心,最後交出一首難度不少的變奏曲,前半段低迴綿密,後半段高低起伏,Eason 形容如唱兩首歌,令他想起對方的《潛龍勿用》,因此找來該歌的製作人王雙駿編曲,充滿美式及日式搖滾風格。

錄音室版本已感受到那份七情上面,再看 Eason 上次在音樂發布會現場演繹,更有震懾全場的威力,相信是繼《浮誇》後最受歡迎的 live 歌曲。

歌迷不妨再看看《起點.終站》MV,拍攝手法及內容跟當年《潛龍勿用》同出一轍,可說是 Eason 向兄弟的回禮。

碟中開首的《老細我撇先》也很有玩味,由曾合作英文歌《Aren't You Glad》的 Russell Harris 所寫,帶有英式搖滾,Eason 形容「像西裝友唱 rock」,難道啟發自《華麗上班族》?

袁兩半

《準備中》另一特色,是過往緊密合作的林夕、黃偉文、小克等沒再參與,全碟由詞人袁兩半包辦。袁兩半是誰?Eason 話齋:

大家當他是新人吧,咁仲好玩。

名字要保密,這位詞人在作品中卻處處流露舉重若輕功力。如主打歌《無條件》,表面平淡如水,實則滿載睿智,猶如人生自省,過盡千帆,終明白:

因世上的至愛是不計較條件

誰又可清楚看見。

最愛是誰,不用等到冇腳雀仔落地那刻方可知曉。歌頌感情偉大的流行曲,古今有過不少經典,此歌仍有味道,live version 更見真章。

專輯《準備中 Getting Ready》中主打歌《無條件》(相片來源:陳奕迅 fb)

慢板作《心燒》是簡單情歌,歌名玩食字,可能取材自名人蒲點「心燒食堂」。歌詞則大玩韻腳運用,利用清晨的寒流對比內心愛情的火熱,首句用了「早起」、「晨曦」,一直唱到最後,以「冷氣」作結,首尾呼應,可說是寫詞基本功示範。

除了細膩情歌,碟中亦不乏深度的詞作,如受電影《星際啟示錄》啟發的《黑洞》,用文字探索空間的延伸性;《夢的可能》講夢境與現實差距;《萬聖節的一個傳說》嘗試建構魔幻感,可見詞人野心。

至於《一個靈魂的獨白》,既回應《無條件》的自省,也有人與靈魂(內心)對話的含義,難怪詞人自稱「兩半」,跟全碟回望自白的主題互為脗合。

網上版 vs CD

《準備中》上周末於 iTunes 獨家開售,比實體 CD 早了一星期,在本地算是較少見的銷售手法,或是探索網上賣碟能否成主流的試金石。

電子版有齊 10 首歌曲,售價為 73 元,並強調是專為 iTunes 而混音,比一般 mp3 音質佳,特別在已包含 pdf 格式的 digital booklet,不會失卻看歌詞和內頁照的趣味。

CD 10 首歌以外並收錄 bonus track《異夢》,以及附送《Netvigator X MOOV 夢想系》音樂會 DVD,無疑增加吸引力。此手法可同時吸納兩批歌迷,要 digital 或實體任君選擇,甚至可致雙贏。

全文刊於經濟日報(收費閲讀)